close

庫克船長的家

這間小屋是1755年由庫克船長的父母建於英國的小村落Great Ayton,

1934年小屋拆卸後分裝成250箱和450桶的磚瓦,

飄洋過海行經大半地球落腳於澳洲墨爾本現址。

雖然有時稱他為"庫克船長故居",但實際上應該說是庫克父母的故居比較恰當,

庫克船長頂多是曾經來小屋拜訪父母。

小屋後方則重新打造了一個十八廿紀莊園原始的約克郡式花園。

 

庫克船長(James Cook)生於1728年,

是英國的皇家海軍軍官、航海家也是地圖繪製師,天生就是探險的料。

1768~1779年間三度出海前往當時對西方人而言仍相當神秘的太平洋。

當時庫克奉命要尋找傳說中的"南方未知大陸",

到達紐西蘭後庫克把荷蘭文的地名翻譯成現今大家使用的"New Zeland",

後來完成環島航行,證明紐西蘭並不是那塊大陸,但也意外成為首位環繞紐西蘭的航海家。接著來到澳洲,又成了首位抵達澳洲東岸的歐洲人。

現在紐澳有很多地名都是來自庫克船長之手,

例如分隔紐西蘭南北島的庫克海峽(Cook Strait)紀念他是第一位通過海峽的歐洲人。

還有澳洲的新南威爾斯(New South Wales),因為庫克覺得那裡的風光很像英國的威爾斯南部。

其他還包括了雪梨的大海灣:雪梨機場瀕臨的"植物灣(Botany Bay)"等等,

總之庫克船長在紐澳的歷史中絕對是佔有了相當的篇幅。

費茲羅伊花園是位於墨爾本市區內,一個設計雅致的綠地,也是自稱為澳洲有「花園城市」墨爾本的基石。佔地超過 26 公頃 (64 英畝),此公園的植物擺飾設計為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,還有訴說著該城市故事,俱歷史意義的地標。

花園目前的格局大多是由 19 世紀同時身為自然學家、探索家和測量員的克萊門特·霍金森 (Clement Hodgkinson) 所設計。遊客中心提供更多關於此地區的歷史,也有一個室內咖啡廳提供現煮咖啡。您可以和當地人一起在寧靜的綠色草地上盡情地放鬆和玩樂。

花園內還有個溫室(conservatory),外觀是古樸的西班牙風格,

已經有超過80年的歷史

花園內最著名的就是長長的林蔭大道,創造出悠閒自在的步行氛圍。園內有許多澳洲本土植物,像是火焰樹,檸檬桉樹或莫頓灣無花果樹,是做為裝飾噴泉之用,園內也有許多雕像分佈各地。到了晚上,還有可能看到袋貂在草地上覓食,甚至還可以聽到微型蝙蝠在樹梢上打架玩耍的聲音。

園內備有幾個寧靜的自然景觀,包含遍佈鴨子的人工湖。還有別忘了要看看仙女樹 (Fairies Tree) 樹幹上有錯綜複雜和多彩多姿的雕刻。公園中心還有一個木頭的紀念碑,那就是傷疤樹 (Scarred Tree)。它是為了紀念砍掉此樹製做獨木舟、武器和吊索的土著原住民。

逛累了還可以到 Band Pavilion 的涼亭享用午餐。旁邊還有一個都鐸村 (Tudor Village) 模型。此迷人的小村莊模型是由一名 77 歳的囚犯於西元 1948 年所建造並贈送給墨爾本市。

St. Patrick's Cathedral

  

(聖派翠克大教堂)是在1858年開始建造的,

一直到1939年才整個都蓋好,前後歷經了80年才完成。是19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哥德式建築

這個教堂除了是南半球最大的教堂之外,也是澳洲目前最高的天主教堂

是墨爾本市區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建築之一,大部分用青石建成,外牆立面起伏凹凸,顏色深灰偏黑,莊重大氣、宏偉醒目,裝潢華麗但不失莊嚴,是文藝復興時期華麗建築風格的完美表現,據說建造所用的石頭都是一百多年前自英國海運過來。每當日出和日落之時,教堂就會披上一層金色,非常美麗。

她的高大在南半球的天主教堂中也名列第一。上方擁有三座高聳式尖塔,具有觀宏偉醒目、線條分明,裝潢華麗但不失莊嚴的特點。教堂建築精緻的程度,令人難以置信。內部有細緻的彩繪玻璃窗,極為美麗,不論是木雕或石匠技術皆有純熟的工法;教堂與附近費茲羅花園形成一處美麗的區域,在市區內別具特色獨樹一格,教堂一直以來是市民的信仰中心,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,舉凡婚喪喜慶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性,平日為市民休閒散步的好所在,也是墨爾本觀光客旅遊參觀遊覽的重點行程景點之一。

教堂內有豐富的工藝作品收藏,包括細緻的彩繪花窗玻璃;巧奪天工的木雕及石匠工藝,都突顯出天主教堂的宏偉與莊嚴。大教堂是1863年由著名英籍建築師威廉華德爾William Wardell ]所設計,1897年10月正式啟用,而教堂三座尖塔一直到1939年才完成,以紀念天主教會在維多利亞設立百年。歌德式建築的尖塔高103公尺,充分展現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與華麗。

轉到入口處,是一條長近百米的道路,中間有一條伴有階梯的寬闊水道,隨著台階形成幾級了人工小瀑布,水道底部石板上還刻著一些聖經的語句。兩邊栽種著很多的植物組成的樹籬。道路的盡頭是一隻圓盆,盆中央還有圓形銅板,上面刻著十字架和神獸。清水從中溢出,傾瀉入下方的六層半扇形的階梯,層層而下,沿著水道流動,一直奔向一條環繞教堂的水渠,淌向遠方。

順著道路拾級而上,右手邊也有一個形狀類似的「大碗」,不過是做半傾斜狀,汩汩水流自碗裡流出,注入下面的方形水池,然後在地下被引入中央的水渠。方形水池前有石板,上面寫著一句約翰福音:「Anyone who drinks the water that I shall give will never be thirsty again.(任何人只要喝了我賜予的水,就再也不會幹渴。)」所以會看到不少人在此處接水而飲,大概算是接受主的祝福。

教堂門口附近,可以看到兩座塑像,

左邊是一位高舉荊棘圈的女教徒聖凱瑟琳,正是她將耶穌受難時頭上戴的荊棘圈摘下來的。

右邊身穿修士長袍的男聖徒塑像就是生方濟各,目露驚恐、神色敬畏,正仰望上方。

聖派翠克大教堂是傳統的拉丁十字結構,有兩個入口,如果碰巧遇上正在做彌撒,就不能從主入口進入了,必須要改從旁門出入。

從十字結構短邊一側的主入口進入教堂,穿過一個拱形過道,高達30多米的尖拱形穹頂呈現眼前,由兩排粗大的大理石柱子支撐。最中間的穹頂有所不同,猶如一艘倒扣的船,脊樑彷彿船底的龍骨一般,很有特色。主廳裡擺滿了一排排的禱告長椅,如果正好是信仰基督的可以坐下來靜心祈禱一番。陽光正好時,可以感受下從巨大而華麗的彩色花窗玻璃中透進的微弱光線,令空曠、肅穆的教堂內部更添聖潔氛圍。大玻璃窗上是耶穌、聖保羅等聖人的畫像,出現最多次的應該是耶穌受難的宗教畫,畫面上修飾以繁複的花紋。

主廳的一端是主祭壇和進行宗教儀式的地方,另一端的上方有一架巨大的管風琴,很壯觀。教堂內的牆上懸掛著各種聖像,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,聖母懷抱著聖嬰,更多的是各種精美華麗的裝飾。仔細尋找你還能發現六塊碑文,記述了墨爾本的六位已故總主教,他們的遺體就在教堂地下室某個黑暗的角落裡。若是運氣好,正能碰上彌撒,會有唱詩班演唱,此時可以欣賞悠揚宛若天籟的讚歌聲,感受巨大穹頂帶來空谷回音的奇妙音效。

聯邦廣場(Federation Square)是維多利亞州最精密、最龐大的建設項目之一,結合了先進前衛建築設計。聯邦廣場覆蓋了整個內城市區,將中央商業地區與墨爾本中心的河流連接起來,融合藝術、活動、消閒、觀光和露天場地各種功能。Ian Potter Centre也在聯邦廣場這里,全球第一家以澳大利亞藝術為主題的公共博物館。

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包括位於亞拉河南岸的劇院(Theatres)和墨爾本音樂廳(Melbourne Concert Hall),在此2廳院中另有會議廳、宴會廳、餐廳、畫廊、博物館、藝品店等。 
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激光照明的115米直徑的白色金屬網罩在夜裡非常醒目。遠觀起來有點像白色的芭蕾舞裙或小型的艾菲爾鐵塔。據說,白塔的設計靈感是芭蕾舞演員輕揚的裙子。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建自1973年開始建造,耗時11年之久。據說,當時之所以要設計一座尖塔,是為了給藝術中心這座複雜的建築一個明顯的特徵和路標。這個目的實現了,而且實現得遠遠超過當時的想像。如今,「芭蕾舞裙」不僅成為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的醒目標誌,而且已經成為墨爾本這座城市以及整個澳大利亞藝術的標誌。 
劇院內共有3座表演廳,其中最大的州立劇院(State Theatre),專門供國際性的劇團演出,基於平等的原則,不設包廂,只要付得起票價(120-150元澳元),每個人都有機會買到最好的貴賓席。其次是劇場(Playhouse),主要是給國內的小型劇團表演,休息室中有澳洲原住民藝術展覽。最小的表演室(George Fairfax Studio),座位可移動,是一處多功能的表演場地,主要供戲劇的演出。此外還有喬治?亞當斯畫廊和St Kilda Road Foyer Gallery畫廊,這兩家畫廊經常舉辦免畫展,參觀都是免費的。 
墨爾本音樂廳是墨爾本交響樂團的大本營。 
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東邊的悉尼梅爾戶外音樂台(Sidney Myer Music Bowl),可同時容納12000人,其中10000人為戶外場地,2000人則有頂蓬遮蔽。這裡是舉辦各種戶外音樂會、芭蕾舞、搖滾樂的場所,許多國際著名的歌星、樂團都曾在此辦過演唱會,其中有ABBA、Neil Diamond、Bob Dylan等等,而在冬天,這裡則可轉換為臨時的戶外溜冰場。

弗林德斯車站位在墨爾本的市中心,弗林德斯街與斯旺斯通街的交叉點,是墨爾本最大最繁忙的車站。車站主建築於1909年竣工,是墨爾本地標之一。

弗林德斯車站風格為文藝復興樣式,是模仿聖保羅大教堂建造的,此車站是由大大的青銅圓頂與整片的黃色石材所構成的,入夜時,建築外的燈點亮使車站散發著另一種古典華麗的壯觀風貌,這裡的景色不論白天或夜晚,都別有一番風味。

 

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(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),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美術館之一。這是一座藍色的岩石一般的建築,周圍環繞著清澈的池水。為了防火,通向街道的一面,都沒有窗戶,遠看就像一座城樓。藍色的城樓倒映在水中,成為一種別緻的景色。最具有匠心的是大門,大門是用玻璃鏡製成的屏牆,清水不斷沿玻璃鏡傾瀉而下,好像形成一掛迷迷濛濛的瀑布。人們穿過這座玻璃門,就好像進入孫悟空的花果山水簾洞一樣。 
美術館擁有70000件館藏作品,收藏著來自澳大利亞、土著、亞洲、歐洲及前哥倫比亞時代的世界級的藝術珍品,從照片、面料到雕塑、繪畫。從舊的玩物到屏風畫,還包括澳洲土著民藝術作品,分門別類、分區劃時、爭相映輝。這些歷史的、當代的藝術珍寶帶來的是遙遠的澳洲維多利亞式風情,而在這奇異的風情旅行中又能領略到澳洲人的現代風采。

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 Royal Children's Hospital Melbourne 中庭附近還有大型互動觸屏,讓排隊等待的孩子們和他們的親人都不會感到無聊。 整個醫院按照地球生態圈的理念來設計,每一層樓是一個生態主題: 一樓是土壤層,二樓是森林,三樓是樹頂,四五樓則分別是山頂和天空。 醫院裡還設有水族館! 這些魚專門由墨爾本水族館的工作人員每天親自護理和餵養。 除了水族館, 醫院在一樓等候室外還開放了小型露天動物園,裡面有5只萌萌的貓鼬! 總之為了讓生病的孩子開心, 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絞盡腦汁放大招! 比如,孩子們可以選美國隊長主題的醫生或護士 聖誕節有聖誕老人來給送禮物! 走在樓道裡, 一不小心就偶遇到變形金剛, 簡直是猝不及防的站在你面前... 如果運氣好,還能參加蝙蝠俠家族的party! 住在病房裡的小朋友,一抬頭就能發現蜘蛛俠正趴在窗戶上看你! 其實,他們只是醫院雇來清潔玻璃的員工而已... 醫院裡還設有免費的泰迪熊門診! 小朋友們看完病後, 還可以帶著自己的泰迪熊去看病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墨爾本 導遊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世界的角落裡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